東西并列、朝南布局、多重院落結構……2022年1月24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獲嘉縣陳孝村西發現一處戰國至漢代的聚落遺存,清理出多組院落結構的大型建筑遺存、1處制陶作坊及墓地。為近年來新鄉市考古的重要發現,對研究漢代河內郡歷史沿革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考古發掘是為配合當地基建項目開展,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從2020年10月份啟動,持續至2021年12月份。
目前,考古人員已揭露出的建筑遺存呈多重院落結構,朝南布局,分布在東西長63米,南北寬25米的范圍內,面積近1600平方米。同時,可確認至少有兩處東西并列院落,院落之間有南北向道路。院落中間為庭院,周圍以夯土墻、排房圍成,部分外圍區有回廊。保存最好的1號院落,庭院空曠,平面呈東西向長方形,總面積達160平方米。在院落西北部還發現有1間小型房子,考古人員推測為門房之屬。
“此類多重院落結構與布局是戰國至漢代院落形態之一,常見于同時期的模型明器中。”該項目考古發掘負責人高振龍博士說,這一時期的建筑發展比較成熟,環境布局、使用功能相對比較完善,有些官宦及大戶人家的大型住宅會設置門房。
院落外圍發現制陶燒制區,共有7座陶窯和4道水溝,出土了大量與制陶相關的工具,包括圓形陶轉盤、陶拍、陶印等。考古人員認為,陶窯營建于水溝邊緣,主要是利用水溝與地面的高差,橫向開辟陶窯,同時也便于制坯時取土、用水。
水溝堆積中有成堆的各類陶器及建筑材料,不少明顯在燒制過程中已扭曲變形,是作為垃圾廢棄的。陶容器品類單一,以陶盆、陶豆為大宗,建筑材料主要有筒瓦、板瓦、磚。
從燒制的成品來看,當時陶器生產的專業化程度較高,作坊區已出現了定向燒制某類產品的陶窯,特別是磚、瓦明確為分開燒制。
另外,考古人員初步整理出近30件陶器上有戳印文字,內容多與制陶匠人的姓名有關。該作坊區組織生產中應當實施了“物勒工名”的制度。
在院落外圍區,清理出40多座戰國至漢代墓葬。墓葬形式多樣,以多室單墓道、多室雙墓道墓為主,少量豎穴土壙墓。獲嘉縣域內漢冢林立,素有七十二疑冢之說,本次發掘的M1便是其中一處,僅其圓形封土直徑就達30米。M30墓室以鵝卵石作地基處理,在地下水位極淺的地方,可有效地提高建筑的基底承載力。部分墓主葬式為典型的屈肢葬,呈現出濃厚的陜西秦人墓風格。
新鄉獲嘉一帶在戰國早中期屬魏,晚期則被迫割于秦,至漢代隸屬于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河內郡。漢武帝東巡駐蹕此地時,恰逢獲悉漢庭已平息南越國叛亂,并擒取其國宰相呂嘉的首級,大悅而以鄉設縣,定名獲嘉,是全國為數不多延續至今依舊在使用中的地名,當時縣治在該遺址東約11公里的張固村。
此次考古發現的大型院落建筑群與周圍的陶窯共存或略微有早晚關系,但主要集中于戰國晚期至漢代早期。專家表示,院落規模大,陶窯分布廣,生產磚瓦器物數量極多,且充分利用地勢做好陶窯與水溝的設計規劃,因此恐非民間人士所能運作,極有可能是一處魏國的官營作坊。陜西的秦人屈肢葬俗出現在戰國晚期墓葬,可與文獻記載魏割讓該地與秦,繼而歸秦管轄相印證。
新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慧萍研究員認為,本次戰國至漢代的多重院落、制陶作坊、大型墓地的考古發掘,其形制與規模,對研究漢代河內郡歷史沿革,為研究獲嘉歷史提供了重要材料。